我必須要對自己誠實
忠於自己的感覺
勇敢誠實的寫出自己的食後感
他們的烤肉是之前已經處理過
所以是熟的
非生的
然後客人點完之後
他們再烤一次
可能因為很多人在等
所以
烤的時間可能沒有很久
沒有燒燙燙的感覺
我偏愛燒燙燙的烤肉
這樣吃起來才真的有巴比Q的感覺
〈這是我本身對食材的要求〉
雞腿是真的不錯
不過溫溫的
而不是熱熱的
而且肉有些地方是烤焦的
皮軟軟的
很容易就撕下來
沒有像鴨血那樣皮酥
這是我覺得很可惜的地方
甜不辣從塑膠袋裡拿出來
三片都是黑抹抹的
也是溫溫的
沒有抹上烤肉降的感覺
比較像在吃原味甜不辣
鴨血烤的不錯
外面脆脆的
因為是黑色的
所以看不出來表皮有沒有焦焦的
但是還是吃的出來有焦味
基本上我是覺得這三樣東西
身上都披上一層黑色薄摸
就算看不出
也吃的出來
我是覺得烤肉還是生的下去烤
會比較有肉的鮮味
沾上特調的醬汁
更會不得了
畢竟烤第一次跟烤第二次的口感、味道、溫度、嚼勁....
還是會有差別
我吃過好吃的跟不好吃的烤肉
所以大致上可以比較的出來
我之前吃過一家烤肉
他們的烤肉
先炸過
然後再烤過
再用特殊醬汁塗在表面上
再灑芝麻粒
那家真的好吃
而且每項才十元
真的很便宜
他們烤的肉外皮都酥酥的
不管是雞心、鴨血或是豆干
外表口感酥脆
內裡軟嫩
醬汁好吃
而且是熱騰騰的
我覺得他的雞心可以一半酥一半軟
或是1/3酥、2/3軟就ok
不用到外酥內軟
因為雞心很小一顆
再外酥內軟的話
就吃不出它肉本質的軟
所以
只要半酥半軟即可〈真是奧客,日本美食節目看太多,都對食物要求特多。都是大口還有東西軍以及冠軍害的啦!不關我的事。〉
不過那家店
很奇怪已經沒有在原本的地方營業
不曉得怎麼了
我每次去
都會有一堆學生買
而且一次買很多
再還有一次
我到愛買對面的小型夜市
去買烤串燒
豆干烤的太乾
而且沒抹醬料
像在吃橡皮擦
米血更是不用講了
我常吃米血
我知道好吃的米血味道以及口感
還有鮮度
很奇怪
他們的烤肉居然都沒塗醬料
如果沒塗醬料也要醃一下〈並沒有醃,也沒有醬料〉
好的醬料可以把肉的味道突顯出來
或者是把雞屁股的羶味掩蓋過去
讓屁股更好吃
這樣才是頂級烤肉
越來越像日本客
他們都對吃很挑有沒有
日本美食鑑定專家可能會直接跟店家說
我們消費者就只能把苦往心裡吞
頂多下次不會再來光顧
看來我只對自己煮的東西
還有我覺得好吃的東西比較有食慾
比較多去觀光
不是因為我煮東西好吃
而是因為自己煮的東西比較健康
不鹹不油
菜也比較多
以利排便
自己煮
想吃什麼
就煮什麼
想怎麼煮就這樣煮
就算難吃
也不會有人被我嫌棄
也會心甘情願把它吃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